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瞄准国内外眼科先进技术理论的前题下,以提高我国第一线眼科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为目的,面向临床侧重实用,故深受我国眼科医生的欢迎,其发行量居我国18本眼科杂志的首位。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44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48/R
邮发代号: 8-16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4443
- 国内刊号:21-13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异体巩膜用于无眼球结膜囊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结膜囊成形术提供一新材料。方法:临床上对32例无眼球伴有结膜囊狭窄的病人进行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异体巩膜结膜囊成形术。结果:临床上32例异体巩膜结膜囊成形术全部成功。由肉眼及裂隙灯下观察到早期巩膜起支架作用,术后半个月至5个月,巩膜开始溶解,结缔组织逐渐向巩膜表面增长,延伸,面积逐渐增大直至完全覆盖巩膜,形成新的结膜囊。即异体巩膜在结膜囊成形术中开始作为支架,此后随着自身的溶解,同时也诱导......
作者:庄静宜;欧阳小平;朱健 刊期: 2003- 06
-
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细菌培养结果,探讨其病原菌和耐药性的变迁,寻找有效的抗生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63例(97只限)经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儿的结膜囊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培养阳性菌株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细菌平均检出率为78.4%。不同年份的细菌检出率变化无明显差异(χ~2=0.79,P>0.05)。新生儿......
作者:黎明;林跃生;陈家祺;卢嘉彪;肖启国 刊期: 2003- 06
-
双眼小梁切除术后包裹囊状泡的探讨
目的:探讨双眼小梁切除术后对包裹囊状泡的影响。方法:98例行双眼小梁切除术患者,经6~6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首眼行小梁切除术可增加另一眼小梁切除术后产生包裹囊状泡的危险性,其次是术前激光虹膜周切术。结论:双眼小梁切除术有相似的术后并发症,首次眼小梁切除术失败可成为另一眼手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的一个因素。......
作者:汪晓宇;严家勋;卢红 刊期: 2003- 06
-
乙酰唑胺中毒反应9例报告
乙酰唑胺为碳酸酐酶抑制剂,有利尿和降低眼压的作用,是眼科治疗各类青光眼常用药物,但该药常有毒副作用,甚或引起死亡[1]。临床上如何掌握该药用法,使其能发挥大药效,又能减少毒副反应,为此我们回顾1994~1998年,住院服用乙酰唑胺的病人共746例,其中9例出现中毒反应(发生率1.2%),现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周丽钧;黄又莉;曹建琴 刊期: 2003- 06
-
后巩膜加固术前周边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光凝
目的:阐明周边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光凝对于后巩膜加固手术的重要性。方法:对欲行后巩膜加固术的49例(84眼)高度近视合并严重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者进行了预防性激光治疗,患者年龄9~54岁,眼轴长度:25.94~31.95mm,屈光度:-6.50~-22.00D。结果:其中有46例(78跟)行后巩膜加固手术,随访6~38个月,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对欲行后巩膜加固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对周......
作者:陶军;牛彤彤;徐艳春;吴倩;李红梅 刊期: 2003- 06
-
后巩膜加固术前周边眼底检查结果分析
高度近视不仅是屈光异常,而且是眼轴增长引起视网膜、脉络膜组织退行性改变的一种器质性眼病,其发生率约占近视眼的2%,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认为,后巩膜加固术是控制高度近视眼轴增长的唯一可行方法[1]。我科自1998年开展后巩膜加固术以来,对186例(372眼)欲行后巩膜加固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周边眼底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牛彤彤;陶军;徐艳春;吴倩;李红梅 刊期: 2003- 06
-
BSS PLUS眼内灌注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BSSPLUS眼内灌注在玻璃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38例(144眼)玻璃体手术中,分别采用BSSPLUS和国产BSS灌注液眼内灌注,对比术后第一天角膜内皮和眼内反应性炎症的变化:随访3月,比较晶状体透明度的差异。结果:术后第一天BSSPLUS组角膜内皮丢失少于BSS组,差异有显著性(t=5.183,P<0.05);两组间所有病例术后第一天眼内反应性炎症未显示明显差异(X~2=......
作者:马进;高汝龙;吴德正;张少冲;李春芳 刊期: 2003- 06
-
未联合扣带的单纯玻璃体手术治疗较复杂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初步报告)
目的:探讨首选不联合巩膜扣带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未伴明显PVR的较复杂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住院病人合适病例31人(31眼)。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气液交换经原裂孔视网膜下液内引流,复位后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封孔,酌情予C_3F_8眼内充填的手术方案。结果:1.术中内探查出并治疗术前漏诊裂孔15个。2.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率达96.8%(30只眼),1例......
作者:张少冲;刘恬;李松峰 刊期: 2003- 06
-
玻璃体切除治疗真菌性眼内炎
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眼内炎18例18只眼,经玻璃体切除或人工角膜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角膜移植及玻璃体腔注药。结果:随访6~12月,2眼0.1以上。9眼手动至0.05,1眼无光感,6眼行眼球摘除或剜除术。结论:真菌性眼内炎预后不良,但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目前治疗真菌性眼内炎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振芳;汪自文;胡淑英 刊期: 2003- 06
-
睫状体上皮瘤临床与病理分析
睫状体上皮瘤是一种起源于睫状体五色素上皮肿瘤,非常罕见,我们遇到2例已经病理证实,此瘤较隐蔽,不易早期诊断,为较详细介绍其临床与病理变化,现报告如下。例1丁X男4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有时胀痛半年而来就诊。于1995年4月1日以右眼视网膜脱离收人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右眼视力眼前手动,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虹膜纹理清,瞳孔圆,居中,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无混浊,玻璃体混浊,眼......
作者:马岩;徐杰;彭秀琴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眼科体征的临床分析
- 2 摘除透明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
- 3 多焦点LASIK后角膜非球面特点分析
- 4 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临床分析
- 5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一个具有临床潜力多功能因子
- 6 睫状体冷冻联合球后注射氯丙嗪治疗绝对期青光眼46例分析
- 7 改良25G硅油取出术临床观察
- 8 LASIK术后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 9 25例肌性视力疲劳的临床分析
- 10 LASIK术前周边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光凝
- 11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真菌感染
- 12 基质层角膜营养不良行角膜穿透性移植术后远期观察
- 13 骨髓移植的视网膜并发症
- 14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在眼科专业期刊中地位测评
- 15 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未选择Toric人工晶状体原因调查
- 16 视网膜母细胞瘤球壁外转移1例
- 17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18例临床报告
- 18 白内障术后双眼视觉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9 Whitnall韧带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 20 Verisyse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