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瞄准国内外眼科先进技术理论的前题下,以提高我国第一线眼科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为目的,面向临床侧重实用,故深受我国眼科医生的欢迎,其发行量居我国18本眼科杂志的首位。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44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48/R
邮发代号: 8-16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4443
- 国内刊号:21-13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小切口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打开结膜囊的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46例(64眼)行上述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视力、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追踪观察末期(平均16个月),43例(93.47%)患者的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平均眼压为17.30mmHg(2.31kPa).没有发生明显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操作简便、手术并发症少,中期疗效优于经典的小梁切除术.......
作者:赵刚平;朱敏;李国培;陈玉冰;何锦贤 刊期: 2001- 11
-
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探讨
目的:探讨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选择与手术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在我院手术的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161例161眼资料.终手术采用环扎加压不放液53眼,环扎加压放液75眼,玻璃体手术33眼.平均随访3个月.结果:出院时手术复位159眼,复位率98.8%.随访期间复发2眼,终手术成功157眼,成功率97.5%.术后视力有明显提高.结论: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由于其发病急,就诊快,只要手术......
作者:张皙;李佩娟;黄璐璐 刊期: 2001- 11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漏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于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就诊的、以往资料完整的123例VK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漏诊、误诊、发病至确诊时间和以往诊断等进行了分析.结果:123例VKH综合征患者的盲目发生率为28.9%.在后葡萄膜炎期、前葡萄膜受累期和以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全葡萄膜炎期的漏诊、误诊率分别为9......
作者:王红;杨培增;钟华红;周红颜;李芬芳;傅涛;黄祥坤;钟晖 刊期: 2001- 11
-
改良巩膜瓣可拆缝线法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巩膜板层下小梁切除术是由Cairns[1]于1969年首先应用于临床,成为目前应用多的抗青光眼术.但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为持续性浅前房和低眼压,这是导致小梁切除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使术后即形成前房并控制房水滤过量,我们采用改良巩膜瓣可拆缝线法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吉利;王富彬;郑振世;仝佳 刊期: 2001- 11
-
TECD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TECD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病程转归以及致病因素.方法:①对25例临床诊断为TECD综合征的患者行眼前节检查、角膜厚度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数量以及眼压检查.②认定引起TECD综合征的化学物质.结果:①多数TECD综合征患者同时还伴有大片状或弥漫性虹膜萎缩、瞳孔开大强直和斑块状或颗粒状色素性KP.②电镜下发现TECD综合征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和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其超微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异常.......
作者:张玉光;王旭;韩旭光;张华;孙燕;夏信昌 刊期: 2001- 11
-
联合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减少排斥反应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自-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和疗效.方法:对25例角膜病灶靠近边缘的患者,采用周边部新月形自体植片及中央部异体植片作穿透性移植术.另以植床靠边的旁中央穿透性移植术28例为对照组,比较其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和角膜散光.结果:两组植片的上皮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和32.1%,实质层和内皮排斥反应为28.0%及64.3%,角膜散光为3.82D和6.82D.结论:联合......
作者:黄菊天;葛钧;刘志远;李平;肖琼;罗小玲;朱格非;李线 刊期: 2001- 11
-
男性成人正常眼球径活体测量
目的:活体测量成年男性正视眼的前后径与横径.方法:采用CT方法,对成年男性45人73只正视眼的前后径与横径的内外径进行了活体测量,并对其中23人33眼的眼轴同时进行A超测量.结果:CT测量,前后径外径为24.86±1.09mm,内径为22.31±1.22mm,横径外径为24.98±1.25mm,内径为22.58±1.23mm,前后径与横径的外径与外径,内径与内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作者:周晓东;汪芳润;沈永明;强金伟;吉学生 刊期: 2001- 11
-
用玻璃体切除技术对玻璃体脱入前房的外伤白内障的治疗
目的:探讨用玻璃体切除技术对外伤后白内障晶体皮质与脱科前房的玻璃体相混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器经角膜缘切除混杂有玻璃体的外伤性白内障.结果:经该术式手术切除45例,追踪观察6~24个月,矫正视力0.5者占57.6%,0.4-0.1者占24.4%.结论:该术可以彻底清除前房内混浊的晶体皮质及脱入前房的玻璃体,且不发生玻璃体脱出,有利于保护角膜内皮,可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并可同时解决其他......
作者:郭黎娅;付振和;穆祥云;李润贤 刊期: 2001- 11
-
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后的角膜形态变化
应用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20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手术前后的SAI值、角膜散光及切口处周边角膜曲率.结果:术后1个月的SAI值明显高于术前(P<0.001),术后角膜散光仅比术前增加0.11D(P>0.05),但轴位发生明显改变.切口所在子午线的周边角膜较术前平坦,平均为0.49D(P<0.05).结论:自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
作者:张移;赖宗白;金玉梅 刊期: 2001- 11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Dalen-Fuchs结节的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S)Dalen-Fuchs结节的眼底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患者作了眼底彩色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其中6例同时作了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结果:36例VKHS......
作者:徐法松;文峰;吴德正 刊期: 2001- 11
动态资讯
- 1 先兆子痫患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 2 Q值引导SBK与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及高阶像差对照观察
- 3 Ⅱ型糖尿病尿蛋白含量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 4 视觉综合干预对少儿近视的预防效果
- 5 青光眼住院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构成及其变化特点
- 6 内斜视A征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分析
- 7 硅油填充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术
- 8 原发性婴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现状
- 9 25G灌注下二期缝合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
- 10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疗效的评价
- 11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长期临床观察
- 12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术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
- 13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表型和基因型研究进展
- 14 眼科漏诊老年脑垂体瘤三例
- 15 间歇性外斜视按三棱镜耐受后斜视度设计手术的临床观察
- 16 海绵窦动静脉瘘1例
- 17 丝裂霉素抑制PRK后haze形成及屈光回退的研究
- 18 磁共振成像、视诱发电位和视野检查在视神经炎的临床应用
- 19 毛玻璃透光遮眼法在单眼视力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20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恶性青光眼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