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瞄准国内外眼科先进技术理论的前题下,以提高我国第一线眼科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为目的,面向临床侧重实用,故深受我国眼科医生的欢迎,其发行量居我国18本眼科杂志的首位。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44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48/R
邮发代号: 8-16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4443
- 国内刊号:21-13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丙烯酸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丙烯酸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作用.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960例白内障患者(964只眼),Sensar组310只眼,Acrysof三片组332只眼,Acrysof一片组322只眼,术后定期随访18~28个月,观察视力、后发性白障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4月时,发生1级以上后囊膜混浊SensarIO......
作者:刘映;程冰;刘奕志;林振德 刊期: 2009- 06
-
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族的γ晶状体蛋白基因筛查
目的在一例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族进行γ晶状体蛋白基因筛查,探讨基因与该家族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一例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族进行CRYGA、CRYGB、CRYGC、CRYGD的基因筛查,确定基因变异与该家族的关系.结果在该家族中发现了9种,核苷酸序列改变,它们分别是:CRYGA的1986→A、196T→C(L48P)、CRYGB的2218→2......
作者:曾琨;黄丽娜;成洪波 刊期: 2009- 06
-
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对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病原菌的消毒效果
目的对比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与0.5%妥布霉素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102只眼,术眼先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再随机分入安尔碘组与妥布霉素组,于冲洗前后,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在手术与术后随防中观察术眼眼表改变.结果结膜囊冲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安尔碘组为20%(10只眼),妥布霉素组......
作者:黄惠春;林世斌;李贡辉;张少斌 刊期: 2009- 06
-
大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泪膜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SLIMCE)后泪膜情况.方法随机选择行SLIMCE术眼6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30、60、90d行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测.运用结膜印迹细胞学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SLIMCE术区结膜杯状细胞进行记数、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内诉术眼不适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2周内SIt增加,1个月内BUT缩短、......
作者:黄婉荣;张悦;孙慧敏;汤欣 刊期: 2009- 06
-
双氯芬酸钠水分离联合核旋转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联合转核技术对后发障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2例(8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超声乳化术.A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水分离,B组使用利多卡因水分离,c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D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并联合转核.观察患者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晶状体后囊膜混浊(eco)分级情况.结果各组术后各时期佳矫正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作者:姚勇;谈旭华;徐慧艳;胡伟萍 刊期: 2009- 06
-
渐进衍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及AcrysofNatural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功能状态,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1例38只眼,按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两组:MIOL组12例15只眼,MoIOL组19例23只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术眼视力,焦点深度范围,对比敏感度及术后3月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月,MIOL组和Mo......
作者:唐旭园;李毓敏 刊期: 2009- 06
-
不同睫状肌麻痹剂对儿童调节力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目的找出美多丽P滴眼液、罗米滴眼液大睫状肌麻痹时间,对比美多丽P滴眼液、罗米滴眼液、1%阿托品眼膏大睫状肌麻痹时的剩余调节力,并分析3种药物对屈光不正检测的影响.为眼科临床上合理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对4~16岁儿童75例、147只眼进行检查,均未曾配戴眼镜,未曾屈光治疗,其裸眼或矫正视力均可达1.0,并除外其他眼病及影响调节的全身病.按3种药物分3组,对其睫状肌麻痹前后不同时间......
作者:马鹤;亢晓丽 刊期: 2009- 06
-
角膜和全眼高阶波前像差的特点及年龄相关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眼角膜和全眼单色高阶波前像差特点及年龄相关性变化.方法使用Tracey-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113只正常国人眼计59人,年龄5~73岁,平均(33.81±20.50)岁,角膜和全眼的球差(Z40)、总高阶像差(HOAs)、总彗差(TC)、总球差(TS)、总三叶草像差(TT).并对角膜和全眼高阶波前像差进行年龄相关性分析.结果角膜Z40的均方根系数值平均为(0.27±0.07)μ......
作者:吴文捷;钱益勇;张振平;李秀梅;柏凌;林浩添;晏丕松;余秋蓉 刊期: 2009- 06
-
Bimanual微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Bimanual微切口白内障摘除技术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Bimanual(双手操作)微切121超声乳化(A组),观察超声能量、乳化时间和术后散光,并与常规超声乳化手术(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超声能量和乳化时间:核硬度为Ⅱ级者平均应用能量3.9%、平均乳化时间为(0.56±0.40)min;Ⅲ级核者平均应用能量8.3%、平均乳化时间为(0.65±0.58);Ⅳ级......
作者:李建平;郑敏;满晓飞;夏文清;陈薇 刊期: 2009- 06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囊外摘除术初学者玻璃体脱出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初学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囊外摘除术,学习曲线特点及学习过程中同玻璃体脱出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作者初的连续350例超声乳化手术和350例囊外摘除手术经过,并分析手术患者性别、年龄、眼别、白内障类型、人工晶状体度数、撕囊是否成功、患者是否配合等因素对玻璃体脱出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囊外摘除手术玻璃体脱出发生率均无影响,白内障类型、人工晶状体度数、撕囊是否成功对超声乳化手术玻璃体脱......
作者:杨松霖;晏晓明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影响近视性屈光不正调节滞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 2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临床分析
- 3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并前房积血一例
- 4 高血脂症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 5 毛玻璃透光遮眼法在单眼视力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6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与泪道插管术疗效分析
- 7 全玻璃体联合保留前囊膜晶状体切除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
- 8 乙醇分离联合曲安奈得标识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 9 黄斑转位术
- 10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前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应用
- 11 TECD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12 生长因子与晶体上皮细胞
- 13 自体和异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翼状胬肉的研究
- 14 提上睑肌缩短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欠矫的再手术观察
- 15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下纵形角巩膜条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16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选择性溶栓与常规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比
- 17 散瞳对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 18 伴脉络膜脱离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作用研究
- 19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外伤性脉络膜破裂分析
- 20 干眼症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的观察